凌晨4点,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,天安门广场却已迎来了一群特殊的“使者”——礼炮鸣放队。夜色尚未褪去,他们就已悄然抵达城楼之下,迅速展开阵地布设工作。队员们每一个动作都严谨专注,安静的广场上,只有他们忙碌的身影,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震撼时刻精心准备。
礼炮鸣放,看似简单的几声炮响,背后却是无数次艰苦的训练与付出。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礼炮兵,战士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练习。开闩、递弹、装填3个动作要在3秒内完成;5米炮位往返跑日平均5公里;3名炮手就炮练习日平均1000次;每天平均开闩装填1000次……他们的辛苦超乎想象,一周就能跪烂一双马靴 ,但他们从未有过一句怨言。
每一次礼炮鸣放,都是国家重要时刻的见证,是对历史的铭记,对未来的展望。开国大典上,54门礼炮齐鸣28响,代表着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54个方面人士,也象征自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的28年奋斗历程。2015年“9 - 3”阅兵,56门礼炮鸣放70响,56门对应56个民族团结,70响致敬抗战胜利70周年 。如今,看着凌晨就就位的礼炮鸣放队,我们怎能不热血沸腾?怎能不心生敬意?
他们是无声的英雄,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,守护着国家仪式的庄严。下次当你听到那震撼人心的礼炮声时,希望你能想起凌晨天安门广场上,那些默默付出的身影。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可爱的礼炮兵点赞,在评论区留下你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吧!
配资操盘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