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录取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当下就业的真相:稳定成了最大的 “刚需”。
江苏提前批投档线一出炉,家长群里炸开了锅: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类最高 671 分,离清华的 680 分就差 9 分;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657 分,超过南京大学的 640 分;上海海关学院两个专业组分数也比南大高。
另一边,湖南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才 607 分,重庆大学的戏剧与影视学类 603 分,连不少双非高校都比不上。
这冰火两重天的录取结果,哪是什么偶然?分明是当下就业大环境的真实写照 —— 大家都在疯狂追逐 “铁饭碗”,稳定成了比名校光环更重要的选择。
国防科大分数逼近清北,军校成 “香饽饽”
国防科技大学今年在江苏的表现,简直让人惊掉下巴。
物理类最高 671 分,6 个专业组分数全在 640 分以上,意味着全省物理类前 8000 名才有机会报考。要知道,清华物理类才 680 分,北大 674 分,国防科大的分数已经咬得很紧了。
为啥这么火?因为它的 “铁饭碗” 够硬 —— 有军籍的毕业生全军分配,不用挤秋招,不用怕失业,还能享受军队福利。
就像一个考上的学生说的:“同学还在愁四年后找工作,我毕业直接有编制,虽然要去基层,但心里踏实。”
更关键的是,军校的 “稳定性” 在就业难的当下太有吸引力了。往年家长觉得 “去部队辛苦”,现在觉得 “再苦也比毕业即失业强”。
今年江苏报考军校的学生里,不少分数够上 985,却宁愿去军校 —— 毕竟军队的工作,不会受经济波动影响。
“官校” 分数超 985,公务员成 “终极目标”
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和上海海关学院,这两年的分数一年比一年猛。
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物理类 657 分,超过南京大学的 640 分,这已经是第三年了;上海海关学院两个专业组 648 分、657 分,同样比南大高。这两所学校既不是 985 也不是顶尖 211,凭啥这么牛?
因为它们的毕业生,大概率能成公务员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学生,毕业后多进部委、机关做技术支持,考公通过率超高;上海海关学院的学生,进海关系统的比例很大,工作稳定、待遇好。
有家长算过账:“孩子考 657 分,去南大读个冷门专业,四年后还得考公,竞争多激烈?去北京电子科技学院,毕业直接进体制,相当于提前四年锁定铁饭碗,太值了。” 这背后,是大家对 “公务员 = 安稳一生” 的深信不疑。
985 冷门专业遇冷,不如双非有编制
和军校、官校的火热比起来,985 的冷门专业在提前批 “遇冷” 得厉害。
湖南大学物理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,投档线才 607 分,全省排名 28841,连一些双非高校都比不上;重庆大学历史类戏剧与影视学类 603 分,排名 5101,比去年降了不少。
这些专业为啥没人报?因为就业太模糊了。
马克思主义理论毕业多考公,可岗位少竞争大;戏剧影视学类对口行业窄,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了很难出头。
家长们心里清楚:“985 的牌子再亮,专业不好就业,也是白搭。”
反观地方公费师范生、定向医学生,分数高得离谱。
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类最高 619 分,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623 分,比重庆大学的冷门专业还高。
这些学生毕业后回乡村当老师、当医生,带编制,虽然地方偏,但 “有编制” 三个字就足以让家长心动。
就业大环境逼出来的 “求稳”,藏着普通家庭的无奈
今年的录取趋势,说到底是就业压力逼出来的。
这几年经济波动大,大厂裁员、私企倒闭的新闻不断,普通家庭的孩子输不起。以前家长觉得 “读 985 就能有好工作”,现在发现 “985 的冷门专业,还不如双非的有编制专业”。
就像一个放弃 985 去读公费师范的考生说的:“我爸妈是农民工,他们最怕我毕业没工作。读师范虽然回县城,但至少饿不着,还能照顾他们。”
对普通家庭来说,“稳定” 不是没追求,而是最现实的选择。
而那些分数够上清北却选军校、官校的学生,也不是不爱名校,而是更懂 “就业安全感” 的重要性。
毕竟,在不确定的时代,能攥在手里的编制,比虚无缥缈的 “名校光环” 实在多了。
给明年考生的提醒:选专业,先看 “抗风险能力”
今年的录取告诉我们,选专业不能只看学校层次,更要看 “抗风险能力”——
1.铁饭碗专业(军校、公费师范、定向医)虽然限制多(比如服务期),但能抵御就业波动,适合普通家庭;2.985 的冷门专业要慎选,除非你打算考研换专业,或者家里有资源安排工作;3.有明确就业方向的专业(比如海关、电子科技),哪怕学校不是顶尖,也比模糊的 “综合类专业” 强。
说到底,高考录取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当下就业的真相:稳定成了最大的 “刚需”。
对考生来说,认清这个现实,选对能让自己 “稳得住” 的专业,比什么都重要。毕竟,能安安稳稳过日子,才是大多数人的追求。
配资操盘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